Skip to content

标签: 太極拳功法

太极拳功法「换劲篇」之三: 换劲是广义「阻力训练」中之特例


阻力训练是一切功力训练之母

所有功力的锻练,如举重,打沙包,掌上压,等等,都是要克服明显的阻力,去锻练身体整体或某部位的功能,这是个几近常识的概念了。所以说,广义的阻力训练是包罗万象的,包括太极拳的换劲。

「阻力训练」可分两大类:

A. 明显的「阻力训练」: 在这类别中,阻力的来源很清晰

一. 明显与地心吸力有关的「阻力训练」:

这类训练包括:

1. 垂直类:

例如举重,掌上压,仰卧起坐,跳高,等等,种类繁多。

 

2. 非垂直类:

a. 主要是水平方向类,这是克服地心吸力加上地面与脚底的摩擦力产生横向阻力(克服物理惯性或是拖泄重物),例如跑步,溜冰,拔河,等等。

b. 其他还有打沙包,拳击等,推手等。试想如果穿了溜冰鞋站在冰上的话,地面摩擦力大为减少,必然令到这类训练的效果大为减少,这也是显然易见。

二. 明显与地心吸力无关的「阻力训练」:

靠身体部份对撑对拉的阻力训练,如下图所示等等训练。

以上的各类“明显”的 阻力训练 ,和以下所述的各类“不明显”的「阻力训练」,可以混合使用和出现,衍生出无数种类的训练;甚至有些组合是无可分类,但总会涉及某些阻力元素,其类数之不尽。所以说,「阻力训练」是一切功力训练之母。

B. 不明显的「阻力训练」: 在这类别中,阻力的来源从外表不易被察觉到

不明显的「阻力训练」,通常用在较高级的功法训练中,包括意拳和太极拳。在这类训练当中,阻力的来源并不明显。其中又分两大功法,可以每个功法单独来训练,或是合起来使用。

第一个功法 :

用意识通过一个对具体的形象的想象,来形成阻力。例如, 意拳的所有力量训练都基于这个原理,故称 “ 意拳 ” 。太极拳中形态的开合,以至内劲(如掤劲、挤劲)的通出,皆采用这想象的方式训练,不假硬件(如哑铃,沙包等等)。

八卦掌、形意拳、意拳的“趟泥步”( 或称 “ 摩擦步“)的练法,是用意去想象在泥泞中趟步,籍此去产生“泥泞”的阻力,而达到练成稳固的下盘功夫。阻力并非来自实体的“泥泞”, 而是来自虚拟想象的“泥泞”。

太極拳中,也有通过想象一个向外扩张的气球(或说气场),而产生身体内部的张力,去拒绝虚拟的阻力,从而打开四肢形态。这亦是一个由意產生阻力进行训练的例子。

第二个功法 :

通过大松大软的运动方式,让身体的重量造成向下的阻力。

这正正是太极拳换劲采用的方式,所有大师的教导都是“松!”,“再放松!”。用较科学的说法,换劲过程与「阻力训练」的关系,可细分如下:

1. 通过大松大软,卸去平常力,形成身体暂时的弱态,静态地去体验身体的重量(阻力)。

2. 通过这身体暂时的弱态去运动,以对拒身体重量造成的阻力,並通过长时间的,艰苦的锻练,让生命的智慧渐渐生成新的,富有柔韧性的功力,以代替平常力,并慢慢生成之前所述的“松沉劲”、“悬浮劲”和 “ 内气 ” ,至此换劲之功乃成。

总结:

1. 太极拳大松大软的训练,是包罗万象的「阻力训练」中一个特殊例子。

2. 在这特殊例子里,地心吸力所造成自身的重量,就是“阻力”的来源。

3. 大松大软就是卸去平常力,让人重新感到身体的重量,这便产生“阻力”的实质感受,通常是令人感到负重的辛苦。

4. 反过来说,未换劲之前,练拳时感觉不到负重的辛苦(例如赵师所说的,“浑身酸疼,四肢无力”,(
请参攷这篇),就是没有卸去平常力,也就是未做到足够的大松大软;也即是未找到阻力,等于练举重没拿起杠铃,练拳没了沙包,「换劲」是难以成功的,只徒浪费光阴。这便正如赵幼斌太师所说,“若不注意换劲虽然坚持,仍不能算是太极拳”( 请参攷这篇 )。

5. 作为有效的「阻力训练」的第一步,我们将把焦点放在:-


👉 如何去重新体验身体的重量👈

这也是下一篇的专题讨论内容。从此,我们将踏上换劲的征途。

 

Leave a Comment

太极拳功法「换劲篇」之二:「松沉劲」、「懸浮劲」 与「內气」三者间之关係

太极学人置顶图象

太极图

练太极拳通过长期大松大软的练习,便会产生一种新的内劲,这个过程就称为「换劲」。这种新的内劲又含有三种元素,它们就是「松沉劲」、「悬浮劲」 与「内气」。这篇博文,就是介绍这三种元素之间的关系。

 

一. 从常识去认识这三个元素

 

1. 松沉劲:

通过大松大软的练习, 练功者身体各部份都放松了,便自然而然感到身体下沉之重; 其之所以成劲,是加上同时培养出来的内气,除了让身体感到松和沉之外,还有一种内气充盈的感觉,故称之为劲。

2. 悬浮劲:

由于物理学上作用与反作用双生双成的关系, 身体的重量向下压在地面上的同时, 地面也产生相等的反作用力, 由脚底节节传上上身,以至于手。当练功者能足够地放松,体形又够端正时,便会感觉到这地面反射力在承托整个身体,自已不用费劲,即有悬浮在空中的感觉,是为悬浮劲。

3. 内气:

站桩是公认武术中增加精力的练习,太极拳缓慢行拳, 可视为低消耗的活桩,产生精力; 加上肌肉放松让气脉畅通, 这些精力会形成流动的内气。其充盈时,可增加练功者身体的韧性。内气的多寡, 决定松沉劲和悬浮劲的强弱。

 

 

二. 换劲的过程:松沉劲、悬浮劲、内气三种元素的之间的关系

 

第一阶段:

假设我们运用有效的大松大软的方法来训练(本文的方法篇在后), 我们会经过一个如赵幼斌大师形容过的,浑身酸疼、四肢无力参攷这里)的艰苦锻炼阶段后,松沉劲与内气初步先练出来。坚持下去,便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很松很沉;不止自己觉得下盘稳固,别人也觉得很难推动你。内气的增长,也增加了身体的柔韧性。这时练出来的松沉劲慢慢成熟。

第二阶段:

在坚持大松大软的原则去练下去,内力以一种新的感觉出现了,其效应不再感到四肢酸痛无力了,体内有一种均匀的张力,就像一个充了气的气球一样,既松软又有弹性。再进一步,便会感到有股力量,源自地面,贯穿身体,以至双手,把人悬浮起来,稍微用意,动作慢慢起动和到位,至此,悬浮劲已经形成。赵幼斌大师曾描述高阶内劲给人的感觉时说,“如在水中身空,长江大河游中”(参看这里),这便是对悬浮劲最好的形容了。

三. 松沉劲、悬浮劲与内气三者之关系

 

1. 悬浮劲由松沉劲衍生出来

从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来看,悬浮劲是从松沉劲衍生出来的,这是因为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。此外,松沉是被动的,喝醉的人都可以很松沉,但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无法让他站起来了。要让地面反作用在大松大软中撑起一个人,身体的用力机制自然产生变化和改造(此即「换劲」),逐渐从难以撑起身体,发展到可以撑得起,进而发展到“浮”得起一个人,形成悬浮劲,这个换劲过程便需要较长时间,故此悬浮劲出现的时间会滞后于松沉劲。

2. 松沉劲与悬浮劲最终合而为一, 既沉且浮, 两劲对爭

当松沉劲与悬浮劲双双发展成熟,两劲终于合而为一,到时只有一劲,可以称为较高阶的内劲。这种内劲的自身体验是“既沉且浮”,好像身体每个细胞都被一个向下的沉力,和另一个向上的浮力对爭着,并达至平衡而停驻在空中(即悬浮是也)。如果练功者与人推手,对手会觉得他的身体四肢很柔韧,但同时也是沉甸甸的,而且很难推动他。有了上述的自身体验和他人的体验,这时太极的内劲训练已有较高的成效, 「换劲」的过程也就基本完成了。

3. 内气是松沉劲和悬浮劲的实质

上述练功者整体质素由乏力转为有力,柔弱转为刚强,是个全身细胞改造的过程。这一过程会加强生物电流的注流,也即是“内气”。内气的流注让全身细胞之能量和讯息的传递变得高效而且整体化,让全身的肌肉组织变得缜密紧致,敏感灵活。练外功者通常练那里(例如手臂肌肉或胸肌),那里便强壮结实;反之练内功有素的人,无须特别练训某个部位,靠着充盈的內气, 全身的肌肉都变得很柔韧和富有弹性;这便是因为内气的全身流注,去整体改造身体的各种细胞的功能,不但能养生,同时亦提高了太极拳内功的水平。如果在[换劲亅过程中,练功者或不太有松沉或是悬浮的感觉,但只要在大松大软下练成充盈的内气,「换劲」也基本上完成,其中已包涵了松沉劲和悬浮劲的效应了。故说内气是三者之中最重要和基本的元素。

「换劲」的过程图

松沉劲与悬浮劲内气关係图表_a
Leave a Comment